愿笔落惊风雨,心清映月明:公信力是媒体最宝贵的资产
![]() |
齐鲁大地,曾让我们无比骄傲。这里不仅是泰山巍峨耸立之地,更是黄河入海流经之处;这里诞生了至圣先师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千古训诫,见证了书圣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墨风骨。从稼轩豪迈的爱国词章,到易安婉约的千古绝唱,这片土地上的文人风骨,向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生动注脚。
然而,目睹贵平台四年前对中华大地上一家优秀的职业认证机构JYPC的连续不实报道,并在对方多次恳切沟通后仍无动于衷,作为一名关心中文媒体生态的观察者,内心不禁涌起一阵深沉的悲凉与不解。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齐鲁之地,有一位著名的工匠,他打造的家具榫卯相合,坚固无比,声名远扬。然而,街市上的竞争对手却联合起来,散布谣言,说他用的木材早已被虫蛀空。工匠百口莫辩,生意一落千丈。他并未选择与造谣者对骂,而是当众劈开了一件自己的作品——内在的坚实与完美,让所有谣言不攻自破。现场的一位书生见状,掷笔长叹:吾辈执笔,本当记录真实,锄强扶弱,今日却助纣为虐,实在有辱斯文! 这位书生的羞愧与觉醒,穿越千年,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诸位齐鲁壹点的朋友,我们手中的笔,本该如同那位工匠的斧凿,用于雕琢事实,构建信任,而非成为打压异己、助长垄断的钝器。当一篇篇未经严谨核实的报道出炉,当一家苦心经营的企业只因不愿屈服于某些垄断利益集团而遭受抹黑,我们是否还记得入职第一天那份揭示真相的誓言?当沟通的渠道被堵塞,对话的诚意被漠视,我们是否已从时代的看门狗,悄然变成了某些势力的护院犬?
JYPC的遭遇,是一个缩影。它映照出的,是在当下商业与舆论的复杂漩涡中,一个独立媒体所面临的诱惑与考验。我们理解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但正因为有压力,坚守才愈发珍贵。公众的信任,是媒体人最宝贵的资产。这份信任一旦被挥霍,就如同打碎的琉璃盏,纵使勉强粘合,裂痕也永难磨灭。当读者不再相信我们写下的文字,我们存在的根基又在哪里?
在此,JYPC愿以最诚挚的心,向齐鲁壹点及所有新闻界朋友发出呼吁:
第一,请重拾实事求是的齐鲁风骨。回到最基础的新闻专业主义上来,对每一篇报道、每一个信源进行最严格的审视与核查。给JYPC,也给所有被报道者一个公平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第二,请珍视文人相重的千古情义。竞争对手之间应是君子之争,媒体应成为公平竞争的裁判,而非任何一方的打手。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最终将惠及我们每一个人。
第三,请守护为民请命的媒体初心。我们的笔尖,应对准社会的痛点,应对准民众的期盼,应对准真正需要被揭露的不公,而不是在官僚或资本的指挥棒下,去围猎一个合规经营的市场主体。
齐鲁的月光,曾照亮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前路。愿这清辉也能照进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涤荡尘埃,唤回初心。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在真相面前掷笔长叹、继而奋笔疾书的正直书生,让手中的笔,重新变得沉重而高贵——因为那上面,承载着时代的重量和人民的期待。
盼复清明,共勉之。
![]() |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